桃 花 源 記

桃花源詩·陶淵明

《桃花源詩》

嬴氏亂天紀 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 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 來逕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 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 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 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 雞犬互鳴吠 
俎豆猶古法 衣裳無新製 

童孺縱行歌 斑白歡遊詣 
草榮識節和 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曆誌 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餘樂 于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 一朝敞神界 
諄薄既異源 旋復還幽蔽 
借問遊方士 焉測塵囂外 
願言躡輕風 高舉尋吾契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 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 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 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 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 誌,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在歷史上就是中國古代道教圣地之一,有第三十五洞天、第四十六福地的美譽。千百 年來,桃花源咸集文人墨客,忙煞古今游人,陶淵明、孟浩然、王昌齡、王維、李白、杜牧 、劉禹錫、韓愈、陸游、蘇軾等都留下許多珍貴的墨跡。 1990年以來,桃花源幵始了規模宏大的修复幵發高潮。修复幵發后的桃花源,有神話故鄉桃 仙岭、道教圣地桃源山、洞天福地桃花山、世外桃源秦人村四大景區近百個景點。每年一屆 的桃花源游園會,是湖南省“三節兩會”的重要活動之一。
陶淵明像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描寫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藉以批判、對比黑暗的現實,也寄 託了作者的政治與社會理想。作品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從「晉太元中」到「欲窮其林」,是 第一部分,寫武陵漁人因為迷路而誤入桃花源的經歷。從「林盡水源」到「不足為外人道也 」,是第二部分,寫漁人在桃源內的所見所聞,以及農民的安居樂業。從「既出」到結尾, 寫漁人離開桃源後,他人再也無法進入的種種情景。 世外桃園 桃花源不僅是隱士的小天地,也是農民的樂土。它是一個人人勞動,自給自足,沒有壓迫和 剝削的社會,也是一個自由、富裕、安寧的社會。詩人以極大的熱情,從生產到生活,從自 然環境到人們的精神面貌,對桃花源作了十分全面的描繪。 追求人間天堂的理想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不過應當強 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裡生活著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 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他們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 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裡既沒 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 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 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生活的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但能提出這個空想是 十分可貴的。 桃花源成了現實界和虛幻界的分界點,這點也影響了唐代的志怪小說,如<南柯一夢>,< 黃粱一夢>寫樹洞中的王國,枕頭中的美好人生,都可見模仿<桃花源記>的影子。 梁啟超先生以為<桃花源詩並記>是「唐以前的第一篇小說,在文學史上算是極有價值的著 作」它對小說的創作有不少的影響。淵明雖被歸為隱逸詩人,卻仍不忘社會,他的一生真實 的反應中古時代知識分子的性格,他是一位高風亮節的隱士,能韜光養晦,而光芒更加自放 ,<桃花源記>是他對理想社會的描繪,這樣詩文寫社會理想也開啟了唐代杜甫及白居易等 人社會寫實詩的典範。 詩文主題為社會人生他的作品永遠為人所傳頌,<桃花源記>如一面光潔的鏡子,反照出社 會的離亂,同時也為痛苦的人們燃起希望的明燈,它告訴我們永遠應該懷抱理想,堅持理想 ,進而為求理想的實踐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