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文 公 被 貶


韓愈(768-824),字退之。是唐朝一位杰出的文學家,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西)人。他
認為自從魏晉南北朝以來,社會風氣不好,連文風也衰落了。許多文人寫的文章,喜歡堆砌
詞藻,講求對偶,缺少真情實感。他決心對這種文風進行改革,寫了不少散文,在當時發生
了很大的影響。他的主張和寫作實踐實際上是一種改革,但是也繼承了古代散文的一些傳統
,所以被稱做“古文運動”。后來,人們把他和柳宗元兩人稱為“古文運動”的創導人。

韓愈曾做過監察御史,刑部及吏部侍郎等官。唐憲宗依靠裴度大勝。欲寫碑文紀念。恰好裴
度手下有個行軍司馬韓愈,擅長寫文章,又跟隨裴度到過淮西。唐憲宗就命令韓愈起草《平
淮西碑》。

韓愈的文學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內容充實,說理透徹,感情充沛,氣勢雄健;而詩歌則風格
奇崛,有鋪敘,有議論,兩者均對後世產生極深遠的影響。首先,韓愈提倡先秦、西漢那種
內容充實,質樸活潑的散文,與柳宗元並肩開啟了唐宋古文運動,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
一。其次,韓愈以記敘及議論筆法寫詩,改變了詩歌以抒情主的傳統寫法,對宋代的詩歌影
響甚大。韓愈與孟郊齊名,合稱「韓孟」,著有《韓昌黎集》。

韓愈不但善于寫文章,還是個直言敢諫的大臣。在他寫完《平淮西碑》之后,又發生了一件
得罪朝廷的事兒。韓愈忠言極諫,觸怒皇帝及權貴,屢遭貶謫,貶為潮州刺史。

原來唐憲宗到了晚年,迷信起佛法來。他打聽到鳳翔的法門寺里,有一座寶塔,叫護國真身
塔。塔里供奉著一根骨頭,據說是釋迦牟尼佛留下來的一節指骨,每三十年開放一次,讓人
瞻仰禮拜。這樣做,就能夠求得風調雨順,人人平安。

唐憲宗給人說得相信了,特地派了三十人的隊伍,到法門寺把佛骨隆重地迎接到長安。他先
把佛骨放在皇宮里供奉,再送到寺里,讓大家瞻仰。下面的一班王公大臣,一看皇帝這樣認
真,不論信或是不信,都要湊個趣。許多人千方百計想弄到瞻仰佛骨的機會。有錢的,捐了
香火錢﹔沒錢的,就用香火在頭頂、手臂上燙几個香疤,也算表示對佛的虔誠。

韓愈是向來不信佛的,更不要說瞻仰佛骨了。他對這樣鋪張浪費來迎接佛骨,很不滿意,就
給唐憲宗上了一道奏章,勸諫憲宗不要干這種迷信的事。他說,佛法的事,中國古代是沒有
的,只有在漢明帝以來,才從西域傳了進來。他又說,歷史上凡是信佛的王朝,壽命都不長
,可見佛是不可信的。

唐憲宗收到這個奏章,大發脾氣,立刻把宰相裴度叫了來,說韓愈誹謗朝廷,非把他處死不
可。

裴度連忙替韓愈求情,唐憲宗氣慢慢平了,說:“韓愈說我信佛過了頭,我還可寬恕他﹔他
竟說信佛的皇帝,壽命都短促,這不是在咒我嗎?就憑這一點,我不能饒他。”

后來,替韓愈求情的人越來越多,唐憲宗沒殺韓愈,就把他降職到潮州去當刺史。

從長安到潮州,路遠迢迢,韓愈孤單一個人,被派到那么邊遠的地方去,一路上的辛酸心情
,在藍關所寫的一首詩可見一斑。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這是韓愈在被貶至潮陽的途中,透露了詩人原是希望為朝廷除去弊政,即使自己已是衰朽殘
年,仍不辭勞苦。可是,他換來的卻是被貶到蠻荒之地,面對前路茫茫,不禁令詩人產生客
死蠻荒的恐懼。

據說,韓愈做宰相的時候,衣錦榮耀,官位顯赫。在他誕辰之日,百官慶賀。他的侄子韓湘
子遇到他,要他看透官場沉浮,遠離是非。韓湘子送給他兩句詩稱,「雲橫秦嶺家何在,雪
擁藍關馬不前」。韓愈當時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怎麼聽得進去,也無法理解這二句詩的含
義。

後來,因為上《諫迎佛骨表》惹惱了皇帝,韓愈被貶黜到潮州。南下路上,失去了昔日的榮
耀,更不見百官的擁護,大雪紛飛,道路雪塞,河水結冰,馬不能跑,船不能開,前不著村
,後不著店,韓愈處在進退兩難之中。這時候韓湘子出現了。韓愈這才明白當年韓湘子贈詩
的真正含義。傳說韓愈因此悟道,跟著韓湘子修道而去。

水流花謝,滄桑變化,人事更替,實難預料,得意失意,瞬息萬變。人們要在得意之時謙虛
謹慎,失意之時立志行道,正確認識人生,堅定意志,積德行善,超脫名利,這樣才可能過
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

韓愈對潮州的最大貢獻是"傳道起文",把中原先進文化帶到嶺南,從而使潮汕文風蔚起,英
賢輩出。韓愈因而被潮人奉為神明,歷代傳誦,筆架山也因此改稱韓山,山下的鱷溪改為韓
江。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在潮州通判陳堯佐的倡導下建立"韓吏部祠"。蘇軾為此
寫下了著名的《潮州韓文公廟碑記》,稱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遂成天下定論
。

韓愈在外地做了一年官,才又回到長安,負責國子監(朝廷設立的最高教育機構)的工作。
就在這一年(公元820年),唐憲宗被宦官所殺。他的兒子李恆即位,這就是唐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