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記載魯襄公二十五年齊國的太史直書『崔杼弒其君』,崔杼命令太史改過來,不要
太直露,太史堅持不改,結果被殺死。又換其弟為太史,還是不肯改用曲筆,又被殺死。後
來又換了一個弟弟為太史,還是不願意改,崔杼只得妥協。
與此同時,南史氏正執簡前來,
准備冒死堅持,後來聽說已經寫上了,纔從半途折回。
崔氏出自姜姓,以邑為氏。季子生穆伯,穆伯生崔沃,崔沃生崔野,八世孫夭生杼。《唐書
﹒宰相世系表》
崔杼富有權略与手段,故能以弱冠之年有寵于齊惠公。但這卻引起了世為齊國上卿執政的高
氏和國氏的猜忌和不安。公元前599年,惠公去世,齊頃公無野即位,高無咎与國佐聯合驅
遂崔杼。崔杼流亡衛國。
齊頃公在位十七年死去,靈公環即位。此后不久,靈公召流亡在外的崔杼回國。
|
|
齊靈公八年,高無咎之子高弱,据盧(今山東省長清縣東南)叛亂,齊靈公立崔杼為大夫,同
時又任命慶克為輔臣,然后率軍圍攻盧城,同年十二月高弱投降。崔杼的政治生涯從此幵始
了新的轉机。
平陰之役靈公惊嚇成疾 |
《左傳﹒襄公二年》載:齊國軍隊討伐萊國,萊國派大夫正輿子賄賂齊國太監夙沙衛,又獻
精選牛、馬各一萬匹,從而使齊國退兵。靈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十二月,齊國大國終于
滅掉萊國。戰后,靈公派“高厚、崔杼定其田”《左傳﹒襄公六年》崔杼、高厚一同考察
萊境,擬定萊國土地城邑的安排方案。由此可知,崔杼已是齊國政治舞台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了。
靈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55年)冬季,晉國因為齊國屢次侵魯、衛邊邑,遂聯合諸侯之軍,共
同進伐齊國。平陰之役,齊軍大敗,聯軍長驅直入,包圍臨淄。次年春,聯軍才撤出齊境。
靈公因此而惊嚇成疾。在君位即將更選之際,齊國政局再度緊張起來,這為崔杼攫取更大的
權力,提供了机會。
|
齊靈公娶魯女為妻卻無子嗣 |
原來,齊靈公娶魯女為妻,名叫顏懿姬,可是她沒有生兒子,而她的隨嫁侄女,卻生了公子
光,而且被立為太子。仲子、戎子最得靈公的寵愛,而仲子生了公子牙之后,就把公子牙托
付給戎子,于是戎子就要求靈公把公子牙立為太子,靈公滿口就答應了。這件事連公子牙的
生母仲子都感到不妥。仲子勸阻靈公說:“不可這樣做,廢嫡立庶是不吉祥的,而且也很難取信各諸侯的,因為公子
光不被立的太子已經得到各諸侯的承認,如今無緣把他廢黜,就等于廢黜了一個諸侯。如果
用欺騙諸侯來皆天下之大不韙,是很不吉利的,君王以后會后悔的。”然而齊靈公卻剛愎自用
,固執已見,他說:“這一切都由寡人來作主。”于是齊靈公就把太子光放逐到東部邊境地區,
然后派高厚輔佐公子牙立為太子,另外任命太監夙沙衛為少傅。
|
崔杼佐太子光即君位為齊庄公 |
崔杼對此事主見在胸,但沒有急于表露聲色。靈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54年)春夏之交病重,
崔杼看到舉事的机會已到,遂暗中把公子光接回藏在了和自己的府中,擅自恢复公子光的太
子地位。公子光在崔杼的支持下,當即殺戎子,并陳尸朝廷示眾。五月三十日,齊靈公病死
,崔杼佐太子光即君位,是為齊庄公。
庄公、崔杼大幵殺戒,在句瀆之丘逮捕了公子牙﹔在
□藍(今山東省臨淄區郊外)殺高厚,并抄家沒取了他的全部家財。夙沙衛在高唐發動兵變,
結果兵敗城破,被處以极刑。(《左傳襄公十九年》)這次由靈公廢嫡立愛引起的宮廷政變,
在庄公消滅异已后,形成了崔杼專權的局面。但是,不久,崔杼因恃功而左右庄公不得,遂
与庄公生隙。
|
庄公不聽諫諍引起崔杼不滿 |
庄公四年(公元前550年),庄公欲親自率軍征討衛國,預計在征服衛國之后繼續揮兵攻打晉
國。
崔杼諫諍說:“賢君不可以這樣做!因為据臣所知,齊國乘大國之亂而發兵侵略,齊國
必然會受到天下諸侯的攻擊,但愿賢君能三思而行。”
可是齊庄公根本不聽崔杼的話,從而
引起崔杼的不滿。
他對陳須無說:“我已經對主公所諫諍,可是主公根本不采納。……假如
君臣關系有所變化,到那時他將一無所有!”此話暗示他既能扶庄公上台,也能把庄公赶下
台,一旦君臣關系有所變化,庄公將一無所有。因此,陳須無看清了崔杼的野心,他曾對人
們說:“崔杼說主公有錯,其實他自己更是有錯,所以他將不得好死。假如以大義來指責主
公過錯時,尚且要先貶低自己,何況是用惡劣的言行?”(《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
崔杼擁兵自重別具野心 |
崔杼有政治野心,就連鄰國的有識之士,也一目了然。
庄公六年(公元前548年)崔杼帥師伐
魯,魯襄公很害怕,就派使者去晉國求援。
這里魯大夫孟公綽說:“崔杼一定是有政治野心
,他作戰的目的不在侵略我國,而是為了擁兵自重,炫耀權勢,所以他很快就會班師回國,
賢君又何必為此事擔心呢?齊軍對人民更不會騷扰,因為這次戰爭跟往日戰爭不一樣。”(《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雖然崔杼在沒有取得一城一邑的情況下,便草草了收兵。
原來他用
兵的目的确實在于擁兵。當他手握兵權之后,与庄公的矛盾也就暴發了。
|
莊公被貌美如花的棠姜吸引 |
矛盾暴發的導火線,是庄公私通崔杼之妻棠姜。《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載:棠姜貌美,其
弟東郭偃為崔杼家臣。棠之夫死時,東郭偃給崔杼赶車去吊唁。
崔杼惊見棠姜絕色,頓生愛
意,遂讓東郭偃給他娶來,不久就通過東郭偃的關系,娶棠姜為妻了。然而棠姜到崔府后不
久,便与齊庄公通奸,庄公頻頻到崔杼家与棠姜幽會。
崔杼因此而怀恨齊庄公在心,想在攻
晉時殺死齊庄公,以便向晉國討好。可是卻找不到适當机會,故而未得下手。
齊庄公曾鞭打
太監賈舉,賈舉怀恨在心,崔杼便讓賈舉窺視庄公的動靜,以便伺机下手。
|
莊公借探病為名私會棠姜
|
同年五月,莒國國君朝齊。十六日,庄公在臨淄北郭設宴款待莒子,崔杼稱病沒有參加宴會
。
次日,庄公以探視崔杼病情為借口來到崔宅,棠姜出來迎接。
棠姜領著庄公兜了几個圈子
之后,就進入內室,与崔杼禁閉門戶,把庄公一人關在了屋外。
庄公此時知道上當受騙了,
便抱著廊柱唱起歌來,以表示自己后悔之意。賈舉見机會已到,立即關上崔府的大門,庄公
的待衛俱被關在了大門之外。
這時,伏兵一吼而出,庄公一看事情不妙,便登上高台請求和
解,眾人不許﹔庄公又請求盟誓,眾人仍不許﹔再請求到祖廟去自殺,眾人還是不許。
|
莊公順手牽羊不成還賠上性命
|
大家依照崔杼授意對庄公說:“主公的臣子崔杼生病,因此他不能再聽從君王的命令。
這里
距主公寢宮很近,我們衹知道消滅淫賦,除此之外,不聽從其他命令。”
齊庄公看到事已至
此不可能另有轉机了,就想爬牆逃走,結果被崔杼党徒發箭射中大腿而摔回牆內。
眾人一哄
而上,亂刀下庄公一命嗚呼了。
隨后,崔杼命令其党派大幵府門殺出,將庄公的貼身侍衛賈
舉(与宦者賈舉同名同姓)州綽、邴師、公孫敖、封具、鐸父、襄伊、僂堙等人全部殺了。
崔杼殺庄公,看似色情仇殺事件,其實是一次預謀已久的有計划有步驟的政變。
|
崔杼釋賢臣晏嬰 |
齊國太史秉筆直書道:“崔杼弒其君。”崔杼將太史殺死,其二弟、三弟仍直書,崔杼弒君,
崔杼又殺了他們,但當太史的四弟仍將“弒君”學樣寫在國史簡策上。崔杼無奈衹好把他放過
了。
殺死庄公后,崔杼极力爭取人心,穩定局勢。其對晏嬰的態度,就是一個例子。
變亂發生當
時,晏嬰很哀傷地走進崔杼的家中,抱住庄公的尸体痛哭,哭后站起來依當時的禮儀跳了三
跳走出去。
大家以為崔杼必會把晏嬰殺死,可崔杼卻說:“晏嬰是百姓所仰望的賢臣,放了
他,可以獲得民心。”
|
崔杼大權獨攬 |
為了使局勢盡快穩定下來,當月十九日,崔杼就擁立庄公的同父异母弟杵臼為新君,是為景
公,自任為右相,并由慶封出任左相。然后為控制在位卿大夫們擁護他們,便集眾官員在太
公廟中宣誓說:“不与崔、慶者死!”以示挾制。
晏子聽了這話仰天長嘆說:“我晏嬰假如
不和忠君愛國而有利社稷的人合作,上天有知!”慶封想加害于晏子,崔杼卻再次勸上道:
“他是忠臣,放他去吧!”
二十九日,崔杼將庄公草草掩埋在土孫之里。
崔杼輔幼主,大權獨攬,恃功無恐,致使与左相丰慶封之間,因權利之爭而出現了隱隙,但
由于崔杼勢大,慶封不敢正面与之交鋒,便采取了利用其家族中矛盾的手段,以達到個人目
的。
|
崔杼三子爭權內亂 |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載:崔杼娶棠姜生崔明之前,已与前妻生有崔成、崔強二子。
棠姜
又把与先夫的生的兒子棠無咎接來,讓他和東郭偃同為崔府的家臣。
后來長子崔成由于生病而被廢,于是就立崔明為嫡長子,而崔成卻請求要終老崔邑。
崔杼本來已經允許了,可是東郭偃和棠無咎卻不肯。
因此崔成和崔強都很生气,他們就准備殺死東郭偃、棠無咎二人,并且去找左相慶封商量對
策,慶封知道,崔氏勢力的削弱,就等于慶氏勢力的強大,于是便滿口答應幫助他們。
|
慶封鏟除崔家勢力 |
齊景公二年(公六前546年)九月五日,崔成、崔強在慶封的唆使、支持下,殺死東郭偃和棠
無咎,占据也崔府。崔杼大為震怒,由于家臣和私兵已都逃走,不得已就叫養馬的人駕車,
由太監赶車逃走。然后去見慶封,請慶封出面制止內亂。慶封表現出患難與共,表示兩人如一家。
其實,暗地裡欲鏟除崔家所有的勢力,使得崔杼
無家可歸,最後只好上吊自殺。
與崔杼的恃權專橫相比,慶封更顯狡猾。
他與崔杼勾結專權
,但並不滿足於左相之位,而想要總攬朝政,以便自己掌握相權,其狡猾的心態在此表露無
疑。而崔明則亡命魯國,于是齊國就由慶封一人獨攬了政權。
|
群公子紛紛返回齊國 |
次年,慶封因專政、驕橫不聽政令而被田、鮑、高氏逐,不久出走國外的群公子紛紛返回齊
國。他們在遷葬庄公的同時,又把崔杼尸体從墳墓中扒出來,剖棺陳尸于市,過往的齊人皆
手指崔杼的尸体說:“崔子也。”
對于崔杼的可悲下場,清代學者馬雷言:“天道有知,奸回弗赦,故崔杼雖三子皆死,而不
免一身之縊……叛逆之徒,何克長進,為亂者其亦可以止哉。”
《左傳紀事本末》卷二十
一《崔慶之亂》其實,崔杼的可悲下場,還不衹是緣于“叛逆”而自毀,從更深層次的意
義上說,這正是春秋末期卿大夫專權和君主抵制專權矛盾在齊國的表現。
|
我們從有關記載中看到,春秋前期,列國形勢,主要是諸侯稱霸和兼并小國﹔春秋中后期,
主要是卿大夫專權和他們之間的相互兼并。從諸侯稱霸和兼并,發展到卿大夫專權和兼并,
標志著西周的宗法統治秩序的進一步瓦解,標志著諸侯公室力量的逐步削弱,標志著舊制度
的崩潰和新勢力的崛起。卿、大夫專權和兼并,成為春秋后期非常突出的社會現象。崔杼之
亂即反映了這一社會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