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是長安大慈恩寺的和尚,原名叫陳(音hu),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緱音g u)人。十三歲那年,他出家做和尚,就認真研究佛學。后來他到處拜師學習,精通佛教經 典,被尊稱為三藏法師(三藏是佛教經典的總稱)。他發現原來翻譯過來的佛經錯誤很多, 又聽說天竺地方有很多的佛經,就決定到天竺去學習。 公元629年(一說627年)他從長安出發,到了涼州(今甘肅武威)。當時,朝廷禁止 唐人出境,他在涼州被邊境兵士發現,叫他回長安去。他逃過邊防關卡,向西來到玉門關附 近的瓜州(今甘肅安西)。 玄奘在瓜州,打聽到玉門關外有五座堡壘,每座堡壘之間相隔一百里,中間沒有水草,只有 堡壘旁有水源,并且由兵士把守。這時候,涼州的官員已經發現他偷越邊防,發出公文到瓜 州通緝他。如果經過堡壘,一定會被兵士捉住。 玄奘正在束手無策的時候,碰到了當地一個胡族人,名叫石?陀,愿意替他帶路。 玄奘喜出望外,變賣了衣服,換了兩匹馬,連夜跟石?陀一起出發,好不容易混出了玉門關 。他們在草叢里睡了一覺,准備繼續西進。 哪兒想到石陀走了一程,就不想再走了,甚至想謀殺玄奘。玄奘發現他不懷好意,把他打發 走了。 打那以后,玄奘單人匹馬在關外的沙漠地帶摸索前進。約摸走了八十多里,才到了第一堡邊 。他怕被守兵發現,白天躲在沙溝里,等天黑了才走近堡壘前的水源。他正想用皮袋盛水, 忽然一支箭射來,几乎射中他的膝蓋。玄奘知道躲不過,索性朝著堡壘喊道:“我是長安來 的和尚,你們別射箭!” 堡中的人停止射箭,打開堡門,把玄奘帶進堡壘。幸好守堡的校尉王祥也是信佛教的,問清 楚玄奘的來歷后,不但不為難他,還派人幫他盛水,還送了一些餅,親自把他送到十几里外 ,指引他一條通向第四堡的小道。 第四堡的校尉是王祥的同族兄弟,聽說玄奘是王祥那里來的,也很熱情地接待他,并且告訴 他,第五堡的守兵十分凶暴,叫他繞過第五堡,到野馬泉去取水,再往西走,就是一片長八 百里的大沙漠了。 玄奘離開第四堡,又走了一百多里,迷了路,沒有找到野馬泉。他正要拿起隨帶的水袋喝水 ,哪知一失手,一皮袋的水都潑翻在沙土上了。沒有水,怎么越過沙漠呢。玄奘想折回第四 堡去取水,走了十几里,忽然想起臨走的時候,他曾經立下誓言,不達到目的地,決不后退 一步。現在怎么能遇到困難就后退呢?想到這里,他撥轉馬頭,繼續朝西前進。 大沙漠里一片茫茫,上不見飛鳥,下不見走獸,有時一陣旋風,卷起滿天沙土,像暴雨一樣 落下來。玄奘在沙漠里接連走了四夜五天,沒有一點水喝,口渴得像火燒一樣,終于支不住 昏倒在沙漠上。到了第五天半夜,天邊起了涼風,把玄奘吹得清醒過來。他站起來,牽著馬 又走了十几里,發現了一片草地和一個池塘。有了水草,人和馬才擺脫絕境。又走了兩天, 終于走出大沙漠,經過伊吾(今新疆哈密),到了高昌(在今新疆吐魯番東)。 高昌王(音q)文泰也是信佛的,聽說玄奘是大唐來的高僧,十分敬重,請他講經,還懇切 要他在高昌留下來。玄奘堅持不肯。文泰沒法挽留,就給玄奘准備好行裝,派了二十五人, 隨帶三十匹馬護送﹔還寫信給沿路二十四國的國王,請他們保護玄奘過境。 玄奘帶領人馬,越過雪山冰河,沖過暴風雪崩,經歷了千辛萬苦,到達碎葉城(在今蘇聯吉 爾吉斯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受到西突厥可汗的接待。打那以后,一路順利,通過西域各國 進了天竺。 天竺是佛教的發源地,有很多佛教古跡。玄奘在天竺游歷各地,朝拜聖跡,向高僧學經。有 一次,他在乘船渡恆河的時候,碰到一群強盜。他們迷信妖神,每年秋天都要殺個人祭神。 船中的強盜看中玄奘,要把他殺了祭神,玄奘再三向他們解釋也沒有用,只好閉著眼睛念起 經來。說也湊巧,這時正好起了一陣狂風,河里濁浪洶涌,差一點打翻了船。強盜害怕起來 ,趕快跪下懺悔,把玄奘放了。 這件事很快傳開了,當地的人都還認為玄奘真有什么佛法保護呢。 天竺摩揭陀國有一座古老的大寺院,叫做那爛陀寺。寺里有個戒賢法師,是天竺的大學者。 玄奘來到那爛陀寺,跟著戒賢法師,學了五年,把那里的經全部學會了。 摩揭陀國的戒日王是個篤信佛教的國王,聽到玄奘的名聲,在他的國都曲女城(今印度北方 邦境內卡瑙季)為玄奘開了一個隆重的講學大會。天竺十八個國的國王和三千多高僧到了會 。戒日王請玄奘在會上講學,還讓大家辯論。大會開了十八天,大家對玄奘的精采演講十分 佩服,沒有一個人提出不同的意見。最后,戒日王派人舉起玄奘的袈裟,宣布講學成功。 戒日王接見玄奘的時候,說起他早就聽說中國有個英武的秦王。玄奘告訴他,秦王就是現在 的大唐皇帝。 玄奘的游歷,不但在佛學上取得很大成功,而且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公元645年, 他帶了六百多部佛經,回到闊別十多年的長安。 玄奘和尚百折不撓的取經事跡,轟動了長安人民。正在洛陽的唐太宗,對玄奘的壯舉十分贊 賞,在洛陽行宮接見了玄奘。玄奘把他游歷西域的經歷向太宗作了詳細的匯報。 在這以后,玄奘就定居下來,專心翻譯從天竺帶回來的佛經。他還和他的弟子一起,編寫了 一本《大唐西域記》。在這本書里,他把親自到過的一百十個國家和聽到過的二十八個國家 的地理情況、風俗習慣記載下來,成為重要的歷史和地理著作。 由于玄奘取經這件事本身帶有傳奇色彩,后來,在民間流傳了許多關于唐僧取經的神話,說 他取經路上,遇到許多妖魔精怪,這當然是虛構出來的。到了明朝,小說家吳承恩,根據民 間傳說作了藝朮加工,寫成優秀的長篇神話小說《西游記》,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很重要的 地位。但是那里面的故事,跟真正的玄奘取經事跡已經離得很遠了。 |